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重返1920-臺灣摩登文化的追尋》論壇系列活動

臺北市文化局「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將於107年10月14日開館,展示日治時期林獻堂、蔣渭水等臺灣先賢成立臺灣文化協會,創立臺灣民報,廣設讀報社,舉辦文化講演,開辦書局,提倡電影與新劇,涵養音樂與藝術等,此段臺灣史上思想最為奔放,現代性啟蒙的新文化思潮年代之歷史。
 
在這之前,我們想讓更多民眾深入淺出地瞭解何謂「臺灣新文化運動」?將以此為主軸,運用過往的歷史時空背景、發展脈絡、留存下的文化遺產,透過《重返1920:臺灣摩登文化的追尋》之系列活動-論壇、主題書展、週末導覽,貼近現今大眾的日常生活,讓人們重新認識自己所處環境的歷史。
 《重返1920-臺灣摩登文化的追尋》論壇系列活動(2018年)-主視覺海報
【活動宗旨與目標】
 
本系列活動將以「重返1920:臺灣摩登文化的追尋」為主題,一方面介紹在1920年代各種政治、社會與文化運動的席捲下,殖民地臺灣對於各色「摩登文化」的反應與追尋的過程,另一方面反思與追溯當代臺灣所呈顯現代生活的文化風貌的歷史源頭。在具體的規劃上,則以大稻埕地區為具體的訪視空間,將其貫串至臺灣歷史變遷的時間軸線裡,透過專題論壇的發表與討論、主題書目的規劃與展覽,及導覽活動的安排與走訪,三種靜態與動態活動交織的方式,帶領活動參與者重新回到1920年代前後臺北城市空間的發展、大稻埕的歷史變遷、臺灣近代文明的接觸歷程、臺灣文化協會的社會運動與知識啟蒙的歷史場景。
【論壇】
 
活動時間:9/8(六)-9/9(日)10:00-17:00
活動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B1視聽室)
詳細資訊及報名連結:
第一日https://goo.gl/forms/V794RyWqx0CI9bnC3
第二日https://goo.gl/forms/Ilui49KOe0JgthH32
 
 
在為時兩天、共計六個場次的專題論壇安排上,第一天(9月8日)的論壇以「大稻埕的歷史空間」為主軸,說明大1920年代稻埕的城市空間在殖民地臺灣與島都臺北中的地位與重要性,以及當時在大稻埕所創設的臺灣文化協會所代表的歷史意義;第二天(9月9日)「臺灣的新文化風情」以各種文化思想層面的發展為核心,並討論其歷史變遷及對當代臺灣的影響。
 
【第一場:臺北中的大稻埕,大稻埕中的臺北:近代文明體驗與臺北城市空間】
內容綱要:具總論性質,從在臺北整體城市空間的發展與規劃中,檢視大稻埕的地理區位和歷史變遷,並論及近代文明的傳播與吸納上所具有的特殊性與影響力。
 
【第二場:文化由來要啟蒙:臺灣文化協會與臺灣思想的第⼀堂課】
內容綱要:介紹1921年10月17日在今日大稻埕靜修女中成立的臺灣文化協會,如何扮演⽂化思想啟蒙的火車頭,帶領臺灣社會體驗各種現代思潮的洗禮。
【第三場:現代舞台上的歷史場景:看咱兮新⽂化時代】
內容綱要:透過現代戲劇創作的經驗,說明當代舞台與戲劇是透過什麼樣的視角和形式去再現過往的歷史場景,並以時代先賢-蔣渭水、呂赫若,與他們密切相關的空間-大安醫院、山水亭等,所架構出的時代風貌為具體例證,引領視聽者思索「過去」與「現代詮釋」間的關係。
 
【第四場:殖民地的色彩:日治時期台灣繪畫中的文化風情與生活群像】
內容綱要:討論日治時期臺灣近代美術的起源與發展,以及繪畫風格與取材上,所呈現 殖民地臺灣的南國文化元素與社會生活樣態,及背後所彰顯的帝國觀點及視野。
 
【第五場:音聲中的社會結構:日治到戰後臺灣的民謠與流行歌】
內容綱要:1930 年代以降蔚為成風的臺語歌謠及流行歌,如何與唱片結合而
成流行文化的⼀環,以及當中所隱喻的社會結構、文化語境及性別、空間意涵。
 
【第六場:當昔年往事碰上新傳播媒體:「故事」與「文化銀行」如何講古】
內容綱要:於大稻埕所發軔的文化啟蒙運動之所以成為可能,號稱「臺灣人唯一之言論機關」的《臺灣民報》所代表的傳播媒介乃其中關鍵。時至今日,臺灣已歷經印刷讀物、視聽影音與網路傳媒等多重型態媒介的洗禮。本場次將由做為新媒體代表的「故事」與「文化銀行」進行對談,討論媒體型態的轉變如何改變故事的傳遞方式,並為兩天的論壇進行總結。
※活動相關※
 「故事」與「文化銀行」如何講古-活動照「故事」與「文化銀行」如何講古-活動照「故事」與「文化銀行」如何講古-活動照「故事」與「文化銀行」如何講古-活動照「故事」與「文化銀行」如何講古-活動照
 
【主題書展】
活動時間:9/1-9/30 10:00-17:00
活動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6分館(建成分館、延平分館、萬華分館、力行分館、西湖分館、石牌分館)
 
在主題書展的規劃上,以「大稻埕的歷史空間」與「臺灣的新文化風情」為軸線來進行,分成六大主題於臺北市立圖書館六個分館展示。由於大稻埕是系列活動最核心的歷史展示空間,因而於大同區建成分館展示「臺灣史」主題,藉由1920年代政治社會運動的過程,來理解近現代臺灣史的歷史脈動;再由大同區延平分館展示「鄉土文化」主題,呈現鄉土文學、建築特色、文明體驗與摩登生活等面向。而在大稻埕繁盛之前,艋舺實為北臺灣首屈一指的集運與貿易重心,透過萬華區萬華分館展示「臺北史蹟」,藉以訴說大臺北地區的歷史文化特色,可說十分恰當。
 
伴隨1920年代風起雲湧的運動浪潮,各項文化層面的發展上也產生劇烈變動。首先,藉由文山區力行分館展示「臺灣文學」,指陳臺灣文學的發展軌跡及其彰顯的時代精神。再者,以內湖區西湖分館中,各類「音樂」文化資產的館藏,
介紹臺語流行歌市場的興衰歷程,及當中所隱含的重層的社會結構。最後,透過北投區石牌分館廣泛徵集的「表演藝術」文類,呈現臺灣電影、歌仔戲與傳統戲曲當中符應時代脈動的文化元素。
 ※活動相關※
主題書展-展區主題書展-展區主題書展-展區

【導覽活動】
活動時間:10:00-12:00
活動地點:大稻埕地區
 
本館委由「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規劃兩條專屬導覽路線。「舊場域・新文化」從大稻埕碼頭為起始,以本館為終點,途經陳天來及李臨秋故居、永樂座、天馬茶房和共樂軒舊址,在城廓與巷弄之中,找尋傳統文藝及歌謠的發源歷程,感受大稻埕百年以來的文藝氛圍;「永樂町・歌謠行」以慈聖宮與霞海城隍廟兩處信仰中心為始終,行經本館,沿途探訪波麗路餐廳、大安醫院、天馬茶房、蓬萊閣等處,體會在以漢人經商營生為主的街區中,如何孕育出臺灣新文化運動的新芽。
 
現在,請跟隨著我們的腳步,來趟馳騁於大稻埕時空中的摩登追尋之旅吧!
 
詳細資訊及報名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pg/TNCMMM/events/?ref=page_internal
 
有任何關於活動的問題,可洽聯絡窗口:mae@storystudio.tw
※活動結束※
 導覽活動導覽活動導覽活動導覽活動導覽活動導覽活動

主辦單位: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承辦單位: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說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