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搜尋
搜尋
進階搜尋
分享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分享至 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Plurk[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twitter[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email[另開新視窗]
最新公告
【公告】2024中秋、國慶休館公告
【特展換展公告】
【公告】新文化館因應颱風季之休館原則
【政策宣導】兒童發展篩檢服務方案
【活動】臺北140,臺北一百式
【公告】113年本館志工招募錄取及備取名單
【活動】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世壯運志工招募中!
【政策宣導】衛生福利部1966長照服務專線
【政策宣導】火災避難宣導
【政策宣導】內政部政治獻金法相關規範
【政策宣導】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處要點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正式開館營運
【政策宣導】心理健康及自殺防治宣導
館所活動
當期活動
活動回顧
活動申請
本館簡介
本館緣起
建築沿革
館所宗旨
館徽
參觀資訊
參觀指南
導覽服務
樓層介紹
交通指南
展覽資訊
常設展
當期特展
特展回顧
文創出版
史料選編《大人本事:臺北北警察署史料選編 ‧ 第一輯》
年度特刊《掛號6》
年度特刊《掛號5》
年度特刊《掛號10X10》
年度特刊《掛號3》
年度特刊《掛號2》
開館特刊《掛號》
歷年出版品
文創商品
新文化史上的今天
1921年1月30日 第一回臺灣議會設置請願
1901年3月4日 臺灣第一飛行士 謝文達 出生
1926年4月4日 文協活動寫真隊 臺南首映
1923年4月15日《臺灣民報》創刊
1884年4月28日 辯護士 蔡式穀 出生
1924年7月3日 全島無力者大會
1920年7月16日《臺灣青年》雜誌於東京創刊發行
1927年8月1日 《臺灣民報》移至臺灣發行
1930年8月17日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成立
1931年8月23日 蔣渭水葬禮
1934年9月2日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中止
1921年10月17日 臺灣文化協會 成立
1925年10月22日 二林蔗農事件
1923年12月16日 治警事件 全島大檢舉
大稻埕走讀推薦
渭水驛站-臺北市文協風華導覽(2022年)
新文化館-走讀活動回顧
English
Introduction to the Museum
Visitors Information
Museum Activities
Exhibition Information
Museum Publications
熱門關鍵字
上方連結
本館Facebook
網站導覽
意見信箱
下方連結
:::
上方連結
本館Facebook
網站導覽
意見信箱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熱門關鍵字
搜尋
搜尋
進階搜尋
字級
小
中
大
分享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分享至 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Plurk[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twitter[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email[另開新視窗]
最新公告
【公告】2024中秋、國慶休館公告
【特展換展公告】
【公告】新文化館因應颱風季之休館原則
【政策宣導】兒童發展篩檢服務方案
【活動】臺北140,臺北一百式
【公告】113年本館志工招募錄取及備取名單
【活動】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世壯運志工招募中!
【政策宣導】衛生福利部1966長照服務專線
【政策宣導】火災避難宣導
【政策宣導】內政部政治獻金法相關規範
【政策宣導】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處要點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正式開館營運
【政策宣導】心理健康及自殺防治宣導
館所活動
當期活動
活動回顧
活動申請
本館簡介
本館緣起
建築沿革
館所宗旨
館徽
參觀資訊
參觀指南
導覽服務
樓層介紹
交通指南
展覽資訊
常設展
當期特展
特展回顧
文創出版
史料選編《大人本事:臺北北警察署史料選編 ‧ 第一輯》
年度特刊《掛號6》
年度特刊《掛號5》
年度特刊《掛號10X10》
年度特刊《掛號3》
年度特刊《掛號2》
開館特刊《掛號》
歷年出版品
文創商品
新文化史上的今天
1921年1月30日 第一回臺灣議會設置請願
1901年3月4日 臺灣第一飛行士 謝文達 出生
1926年4月4日 文協活動寫真隊 臺南首映
1923年4月15日《臺灣民報》創刊
1884年4月28日 辯護士 蔡式穀 出生
1924年7月3日 全島無力者大會
1920年7月16日《臺灣青年》雜誌於東京創刊發行
1927年8月1日 《臺灣民報》移至臺灣發行
1930年8月17日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成立
1931年8月23日 蔣渭水葬禮
1934年9月2日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中止
1921年10月17日 臺灣文化協會 成立
1925年10月22日 二林蔗農事件
1923年12月16日 治警事件 全島大檢舉
大稻埕走讀推薦
渭水驛站-臺北市文協風華導覽(2022年)
新文化館-走讀活動回顧
English
Introduction to the Museum
Visitors Information
Museum Activities
Exhibition Information
Museum Publications
首頁
大稻埕走讀推薦
新文化館-走讀活動回顧
新文化館-走讀活動回顧
網頁功能
列印內容[另開新視窗]
注音
邁向文化啟蒙之路
新文化館以「邁向文化啟蒙之路」為題,開闢兩條導覽路線,細數文化協會成立前後這段黃金年華的人與事。
路線A
將從 1910 至 1920 年代的時代背景開始,聚焦討論那群引進新式思潮的青年們,與大稻埕地區的士紳關係。
大稻埕公園→大稻埕辜宅→李春生紀念教堂→大安醫院舊址→春風得意樓舊址→江山樓舊址→靜修女中→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路線B
將以文化協會的發展脈絡為主軸,談各方勢力影響下,協會內外遭逢的內憂外患,並談及文化協會所推展的一系列文化活動。
大稻埕碼頭→陳天來故居→港町文化講座→永樂座舊址→迪化街郵局→大安醫院舊址→江山樓舊址→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百年稻埕潮生活
大稻埕有許多當時留下的古蹟建物與光陰故事,等著我們去細細品味。2020年適逢臺北設市百年,新文化館規劃兩條走讀路線,帶大家走進百年大稻埕的時光隧道。
路線A
新文化運動紀念館-葉金塗舊宅-順天外科-大稻埕教會-大稻埕慈聖宮-仁安醫院-太平國小-永樂國小-大稻埕公園
路線B
新文化運動紀念館-靜修女中-蓬萊國小-陳德星堂-日新國小-朝陽公園-新芳春茶行-大稻埕公園
新文化。儷人行——高慈美與她的摩登生活
臺灣第一位鋼琴女教授高慈美,年輕時赴日求學,1937年於帝國音樂學校取得學位返台後,與李春生之曾孫李超然結婚,嫁入大稻埕李家。彼時的大稻埕,承襲著自清代以來的繁華,為臺灣茶產業的重鎮;與此同時,新式的文化思潮早已流入該地,繁華的市街中充斥著各種新舊文化衝擊的產物。而作為一名受教育的新式女性,嫁入大稻埕的高慈美可能會看到什麼樣的光景呢?新文化館結合高慈美的生平歷程,規劃導覽路線,以當時受教育女性的視角,看大稻埕新舊文化的衝擊與茶產業的發展。
大稻埕碼頭→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李春生紀念教堂→波麗路餐廳→新芳春茶行→江山樓舊址→第一劇場舊址→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永樂町。歌謠行——李臨秋與他的音樂之路
1920年代的臺北街頭,有許多過去不曾看到的硬體建築、不曾體會過的流行氛圍。這些新式文化與生活風格湧現於都市人的生活空間之中。遊走於大稻埕地區,在城廓與巷弄之中,我們企圖找尋那個燦爛年代下文藝與歌謠的發源歷程。新文化館以李臨秋的生命歷程為主軸,按圖索驥,帶領大家穿越時空的枷鎖,感受大稻埕百年以來的文藝氛圍。
大稻埕碼頭→陳天來故居→李臨秋故居→永樂座舊址→天馬茶房舊址→臺灣新文化運動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