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文協成員,如果到了大稻埕,會吃些什麼?除了消逝的蓬萊閣、江山樓,會不會以「龍月堂」鹽梅糕佐茶,或者,來塊「十字軒」糕餅?見證那段知識份子們各各心懷理想的大稻埕,又有哪些飲食氣味,仍持續流傳,影響一代又一代的台灣人?
自稱老派少女的洪愛珠,有個成長於太平町(今延平北路一帶)的外婆阿蘭。大稻埕公學校畢業後,阿蘭曾任永樂座戲院的售票員,婚後雖移居觀音山腳,卻保持年輕時的消費與飲食習慣。那些流轉於大稻埕鍋鼎爐灶間,累積近百年而不曾散去的飲食氣味、烹飪香氣、南北乾貨、各式藥材,遂透過阿蘭的傳承,成了滋養洪愛珠的養份。
2021年,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帶狀講座《文化問.診》熱烈再開,第一次的診療,從想像的嗅覺與味覺開始。7月17日下午2點,準時上線,在電腦/手機螢幕前,和洪愛珠一起,從食物中找尋歷史的痕跡。
【講者介紹】
洪愛珠,倫敦藝術大學傳播學院畢,資深平面設計,大學兼任講師,工餘從事寫作,以記舊時日,家常吃食與經過之人。曾獲臺北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鍾肇政文學獎,作品入選《九歌一○八年散文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