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搜尋
搜尋
進階搜尋
分享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分享至 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Plurk[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twitter[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email[另開新視窗]
最新公告
【公告】新文化館因應颱風季之休館原則
【公告】2024.11.10(日)定時導覽暫停一次
【政策宣導】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
2024新文化運動月
【政策宣導】衛生局「心職場 心生活」,教你辨識健康的職場環境
【政策宣導】兒童發展篩檢服務方案
【活動】臺北140,臺北一百式
【公告】113年本館志工招募錄取及備取名單
【活動】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世壯運志工招募中!
【政策宣導】衛生福利部1966長照服務專線
【政策宣導】火災避難宣導
【政策宣導】內政部政治獻金法相關規範
【政策宣導】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處要點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正式開館營運
【政策宣導】心理健康及自殺防治宣導
館所活動
當期活動
活動回顧
活動申請
本館簡介
本館緣起
建築沿革
館所宗旨
館徽
參觀資訊
參觀指南
導覽服務
樓層介紹
交通指南
展覽資訊
常設展
當期特展
特展回顧
文創出版
年度特刊《掛號7》
史料選編《大人本事:臺北北警察署史料選編 ‧ 第一輯》
年度特刊《掛號6》
年度特刊《掛號5》
年度特刊《掛號10X10》
年度特刊《掛號3》
年度特刊《掛號2》
開館特刊《掛號》
歷年出版品
文創商品
新文化史上的今天
1921年1月30日 第一回臺灣議會設置請願
1901年3月4日 臺灣第一飛行士 謝文達 出生
1926年4月4日 文協活動寫真隊 臺南首映
1923年4月15日《臺灣民報》創刊
1884年4月28日 辯護士 蔡式穀 出生
1924年7月3日 全島無力者大會
1920年7月16日《臺灣青年》雜誌於東京創刊發行
1927年8月1日 《臺灣民報》移至臺灣發行
1930年8月17日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成立
1931年8月23日 蔣渭水葬禮
1934年9月2日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中止
1921年10月17日 臺灣文化協會 成立
1925年10月22日 二林蔗農事件
1923年12月16日 治警事件 全島大檢舉
大稻埕走讀推薦
渭水驛站-臺北市文協風華導覽(2022年)
新文化館-走讀活動回顧
English
Introduction to the Museum
Visitors Information
Museum Activities
Exhibition Information
Museum Publications
熱門關鍵字
上方連結
本館Facebook
網站導覽
意見信箱
下方連結
:::
上方連結
本館Facebook
網站導覽
意見信箱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熱門關鍵字
搜尋
搜尋
進階搜尋
字級
小
中
大
分享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分享至 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Plurk[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twitter[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email[另開新視窗]
最新公告
【公告】新文化館因應颱風季之休館原則
【公告】2024.11.10(日)定時導覽暫停一次
【政策宣導】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
2024新文化運動月
【政策宣導】衛生局「心職場 心生活」,教你辨識健康的職場環境
【政策宣導】兒童發展篩檢服務方案
【活動】臺北140,臺北一百式
【公告】113年本館志工招募錄取及備取名單
【活動】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世壯運志工招募中!
【政策宣導】衛生福利部1966長照服務專線
【政策宣導】火災避難宣導
【政策宣導】內政部政治獻金法相關規範
【政策宣導】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處要點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正式開館營運
【政策宣導】心理健康及自殺防治宣導
館所活動
當期活動
活動回顧
活動申請
本館簡介
本館緣起
建築沿革
館所宗旨
館徽
參觀資訊
參觀指南
導覽服務
樓層介紹
交通指南
展覽資訊
常設展
當期特展
特展回顧
文創出版
年度特刊《掛號7》
史料選編《大人本事:臺北北警察署史料選編 ‧ 第一輯》
年度特刊《掛號6》
年度特刊《掛號5》
年度特刊《掛號10X10》
年度特刊《掛號3》
年度特刊《掛號2》
開館特刊《掛號》
歷年出版品
文創商品
新文化史上的今天
1921年1月30日 第一回臺灣議會設置請願
1901年3月4日 臺灣第一飛行士 謝文達 出生
1926年4月4日 文協活動寫真隊 臺南首映
1923年4月15日《臺灣民報》創刊
1884年4月28日 辯護士 蔡式穀 出生
1924年7月3日 全島無力者大會
1920年7月16日《臺灣青年》雜誌於東京創刊發行
1927年8月1日 《臺灣民報》移至臺灣發行
1930年8月17日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成立
1931年8月23日 蔣渭水葬禮
1934年9月2日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中止
1921年10月17日 臺灣文化協會 成立
1925年10月22日 二林蔗農事件
1923年12月16日 治警事件 全島大檢舉
大稻埕走讀推薦
渭水驛站-臺北市文協風華導覽(2022年)
新文化館-走讀活動回顧
English
Introduction to the Museum
Visitors Information
Museum Activities
Exhibition Information
Museum Publications
:::
首頁
館所活動
活動回顧
2019年活動回顧
新文化運動月(2019年)
【戲劇演出】栢優座《懸河醫生館》
【戲劇演出】栢優座《懸河醫生館》
網頁功能
列印內容[另開新視窗]
注音
懸壺濟世?還是口若懸河?
** ** **
歡慶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館慶,栢優座將於10 月12、13 日於大稻埕戲苑隆重推出新編大戲:
《懸河醫生館》
以「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的小說作為主軸,邀請觀眾一起拉開賴和的藥櫃開張現代的處方,編導許栢昂揉合僧寮閒話、一桿秤仔、蛇先生、善訟的人的故事、雕古董等賴和重要著作,並融合臺灣戲曲多元曲調,抽絲剝繭再編織,開啟臺灣的百年對話。
賴和(1894 年5 月28 日~1943 年1 月31 日)出生彰化,筆名懶雲。在「新舊文學論戰」中,
他是主張新文學的健將,現實生活中他也是一位懸壺濟世的醫生,賴和終其一生,以醫術救治人的肉體,以文學剖析臺灣被殖民的諸多面向,其文學作品採「寫實主義」的手法,啟蒙、左翼、抵抗性、反殖民、本土--皆可從賴和的文學中窺見其身影,且洋溢著民族情感與人道主義,被譽為「臺灣新文學之父」。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以保存與發揚新文化運動的歷史事件與人物精神為館所使命,館慶活動
「新文化運動月」,期望透過以1920-30 年代的人、事、物為主題之戲劇演出,讓民眾瞭解臺灣新文化運動的精神內涵。今年特邀栢優座以「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的小說作為主軸,融合各劇種特色,用自己特有的表演型式詮釋賴和小說,製作全新大戲《懸河醫生館》。
編導許栢昂擅以京劇元素融合舞台劇作為創作手段,因其突破體制自由的創作方式被譽為臺灣
京劇界的齊天大聖。主演群包括喜劇小王子林東緒、美聲配音員王辰驊、歌仔戲世家明華園天字團吳奕萱、新生代演員楊傑宇及曾冠東、跨界擊樂演奏家陳胤錞等演員聯手演出。
【編導介紹】
許柏昂
中國戲曲學院碩士 戲曲導演、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士、戲劇、京劇演員。擅長編導演、栢優
座創辦人,以京劇元素融合舞台劇作為創作手段。原創劇本18 本。2013、2016、2017、2019 年分別以《獨、角、戲-吉嶽切》《惡虎青年Z》《降妖者‧齊天》《大年初一前晚的那頓飯》提名臺灣第12、15、16、18 屆台新藝術獎。2016 年代表臺灣參加第五屆利賀亞洲導演藝術節、並五度受邀參演大稻埕青年戲曲藝術節。
【編劇理念】
賴和,臺灣新文學之父。偶然讀到賴和小說選內的一篇故事「蛇先生」,開啟了我們對賴和先
生身處的時代,以及其隱藏在文中,默默反抗、默默隱喻一些重要事情、默默批評了各種階層的人。我們可以用各個角度去理解賴和先生的故事,他的故事專注在他要說的事情上,說完了並不繼續延伸,而是用另篇小說去描寫。
文學與所有學術一樣,都有個與時俱進的時代意義與功能,在環境影響下漸次變遷,新文學就
是在此種法則下,循程進化而產生的。我們要以賴和的「新文學」為題,抽出他的故事,抽出他想傳達的思想,轉化到當代時空,說一些在這塊土地上人民一直有的「民族性」。所以,我們不造神、不寫人物傳記,而是試圖詮釋他想跟人民說的事情。把他一生的努力客觀地放在觀眾面前,使其到了今天,依然可以喚醒讓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去思辨。
【節目資訊】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演出單位:栢優座
※演出時間:10 月12 日(六)19:30、10 月13 日(日)14:30
※演出地點: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大稻埕戲苑
※售票網址:兩廳院售票系統
https://is.gd/TElAub
【折扣及優惠】
※敬老票/愛心票:購票可享5 折優惠。
※凡於館內購票者,演出當日憑票入場,可免費兌換108 年本館館刊唷!
【注意事項】
※退、換票最遲請於演出日10 天前辦理,須酌收票價10%手續費,逾期恕不受理。
※本節目建議7 歲以上觀眾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