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earch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
進階搜尋
分享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分享至 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Plurk[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twitter[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email[另開新視窗]
最新公告
【公告】2023中秋、國慶連假之休館公告
【公告】2023年10月5日夜間開館&創作對談
【公告】新文化館因應颱風季之休館原則
【特展換展公告】
【政策宣導】衛生福利部1966長照服務專線
【政策宣導】內政部政治獻金法相關規範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處要點
故事在你身邊流動-「臺北就是我的無牆博物館」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正式開館營運
館所活動
當期活動
活動回顧
活動申請
本館簡介
本館緣起
建築沿革
館所宗旨
館徽
參觀資訊
參觀指南
導覽服務
樓層介紹
交通指南
展覽資訊
常設展
當期特展
特展回顧
文創出版
年度特刊《掛號6》
年度特刊《掛號5》
年度特刊《掛號10X10》
年度特刊《掛號3》
年度特刊《掛號2》
開館特刊《掛號》
歷年出版品
新文化史上的今天
1921年1月30日 第一回臺灣議會設置請願
1901年3月4日 臺灣第一飛行士 謝文達 出生
1926年4月4日 文協活動寫真隊 臺南首映
1923年4月15日《臺灣民報》創刊
1884年4月28日 辯護士 蔡式穀 出生
1924年7月3日 全島無力者大會
1920年7月16日《臺灣青年》雜誌於東京創刊發行
1927年8月1日 《臺灣民報》移至臺灣發行
1930年8月17日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成立
1931年8月23日 蔣渭水葬禮
1934年9月2日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中止
1921年10月17日 臺灣文化協會 成立
1925年10月22日 二林蔗農事件
1923年12月16日 治警事件 全島大檢舉
大稻埕走讀推薦
渭水驛站-臺北市文協風華導覽(2022年)
新文化館-走讀活動回顧
大稻埕無圍牆博物館
English
Introduction to the Museum
Visitors Information
Museum Activities
Exhibition Information
Museum Publications
上方連結
本館Facebook
網站導覽
意見信箱
下方連結
:::
上方連結
本館Facebook
網站導覽
意見信箱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search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
進階搜尋
字級
小
中
大
分享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分享至 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Plurk[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twitter[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email[另開新視窗]
最新公告
【公告】2023中秋、國慶連假之休館公告
【公告】2023年10月5日夜間開館&創作對談
【公告】新文化館因應颱風季之休館原則
【特展換展公告】
【政策宣導】衛生福利部1966長照服務專線
【政策宣導】內政部政治獻金法相關規範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處要點
故事在你身邊流動-「臺北就是我的無牆博物館」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正式開館營運
館所活動
當期活動
活動回顧
活動申請
本館簡介
本館緣起
建築沿革
館所宗旨
館徽
參觀資訊
參觀指南
導覽服務
樓層介紹
交通指南
展覽資訊
常設展
當期特展
特展回顧
文創出版
年度特刊《掛號6》
年度特刊《掛號5》
年度特刊《掛號10X10》
年度特刊《掛號3》
年度特刊《掛號2》
開館特刊《掛號》
歷年出版品
新文化史上的今天
1921年1月30日 第一回臺灣議會設置請願
1901年3月4日 臺灣第一飛行士 謝文達 出生
1926年4月4日 文協活動寫真隊 臺南首映
1923年4月15日《臺灣民報》創刊
1884年4月28日 辯護士 蔡式穀 出生
1924年7月3日 全島無力者大會
1920年7月16日《臺灣青年》雜誌於東京創刊發行
1927年8月1日 《臺灣民報》移至臺灣發行
1930年8月17日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成立
1931年8月23日 蔣渭水葬禮
1934年9月2日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中止
1921年10月17日 臺灣文化協會 成立
1925年10月22日 二林蔗農事件
1923年12月16日 治警事件 全島大檢舉
大稻埕走讀推薦
渭水驛站-臺北市文協風華導覽(2022年)
新文化館-走讀活動回顧
大稻埕無圍牆博物館
English
Introduction to the Museum
Visitors Information
Museum Activities
Exhibition Information
Museum Publications
首頁
最新公告
故事在你身邊流動-「臺北就是我的無牆博物館」
故事在你身邊流動-「臺北就是我的無牆博物館」
網頁功能
列印內容[另開新視窗]
注音
跟我走,和你說一個故事。
一個屬於臺北的故事。
|| 城南臺大 ||
一條河、一片圳道、兩座山。
你在這,如浪人奔跑,臨摹文人散步。
歷史的身影,通過文字與生活的足跡,在這街區積累成時光的聚落。
|| 萬華艋舺 ||
你聽見了那個聲音嗎?
如初生兒般的哭啼聲,宏亮又強勢。
這裡是臺北的起家厝。
街邊小吃與廟宇焚香的氣息交錯,那是現實人間與信仰盼望的協奏曲。
|| 大稻埕 ||
老街上的屋瓦、花磚與在屋簷下漫步的你我,緩緩的。
她說是這個年代最溫情的節奏。
我怕你忘了,這裡是過去一世紀以來,商人的殘酷舞台。
該怎麼談起臺北的故事,大稻埕有她自己的老練本事。
|| 北投溫泉 ||
戀人、那卡西、溫泉與森林。
北投是自然與時空的交界點,恣意又含蓄。
吸一口氣,你聞,那不是硫磺,那是隱身在你血脈裡的文化。
|| 城北廊帶 ||
少女、文人、匠人與旅人,他們在這有各自的秘密。
粉紅色的裝扮、鐵灰色的鑄字行、略帶茶色的書屋,與那帶點綠意的街廓。
色塊包裹住身影,慧黠地洩露他們藏在城北的秘密。
往地底下瞧,捷運車廂內有跳舞的孩子正穿越廊帶。
這裡橫越世代,卻永遠年輕。
||故事在這,這片無牆的城區 ||
少了圍牆的博物館,
臺北這座城市的故事在你身邊流動。
告訴我,今天,你又走到哪了?
---
完整版影片:
https://youtu.be/kDhDJQNtkik
精彩幕後花絮:
https://youtu.be/rwFDgXKlTuw
5大區10位領路人影片,7/8起每週接力放送,詳情請上文化局youtube查詢
:::